24
4 月 2018
小桂是一名國小中年級的孩子,
一家三口住在類似工寮的鐵皮屋裡,
媽媽因意外重傷在床休養,
年輕的父親在工地做臨時工,
生活環境十分簡陋,
平常小桂喜歡坐在散落油漆空桶的地方玩耍,
因為無人照顧,所接受的文化刺激很少,
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,
加上父親工作地點經常改變,
有時距離遠無法接送她上學,
就直接向學校請整天假,
因此小桂平均一個月上沒幾天的課;
偶而到學校上學也無法適應團體生活,
因為身上經常發出濃厚體味夾雜尿味,
衣服也相當骯髒,
每天都穿同一套衣服,
同學們都看出她沒洗澡而紛紛走避不敢靠近她,
也沒有人願意跟她玩,
學校輔導老師有時還需要親自幫她全身擦澡,
讓她維持身體衛生。
後來小桂來到純潔協會課後班,
老師觀察小桂對於「生活規範」毫無概念,
餓了就要馬上吃,
累了就要馬上睡,
想說話就叫著要馬上說話,
想離開座位就會站起來,
生氣就會直接揮拳打人,
看到喜歡的東西也會直接拿走,
完全沒有該年齡兒童的正常行為,
發展有點遲緩,
也完全不知道什麼是作業,
連注音符號也完全不會,
於是老師先從讓小桂的行為問題處理,
設法讓她先融入團體,
也請班上同學能夠理解、包容,
再幫助她慢慢建立友誼,
師生間透過遊戲互動,
讓小桂建立了「規範」的概念。
過了三個月,
每天只要放學小桂都迫不及待想要快點來課後班,
路上經過操場都會指出在課後班認識的朋友,
有一次小桂到輔導室報到時,
見到角落裡的疊杯、桌遊,
都能一一指出來,
讓輔導老師大吃一驚,
原來小桂在課後班,
老師都會陪她玩桌遊,
玩著玩著就記住了,
在文化刺激上逐漸有了成效。
現在努力進行輔導的是小桂的課業,
每次只要她來課後班,
教她認識注音符號、書寫、背記,
增加她的基本能力,
相信不久的小桂,
也可以跟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與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