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字整理/編輯室 呂學智)
你的孩子不是你的,
他們是「生命」的子女,是生命自身的渴望。
他們經你而生,但非出自於你,
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,卻不屬於你。
你可以給他們愛,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,
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
~《先知》紀伯倫~
何謂情緒勒索
「情緒勒索」(Emotional Blackmail)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·佛沃在《情緒勒索》一書中提出的概念,常見於許多人際關係中,包含職場、親子、夫妻、朋友等。意指一種在關係中,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,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。
它同時也是一個理論,主張恐懼、義務、罪惡感(Fear、Obilgation、Guilt,取其首字母為FOG,代表如迷霧般之雙關語意),是介於控制者與被控制者互動戲碼中,主要的「人際溝通動態」(transactional dynamics)。
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,使用要求、威脅、施壓、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「勒索」手段,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,例如挫敗感、罪惡感、恐懼感……,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、造成傷害。
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順服對方的要求,長久下來,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,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、左右了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,失去了「為自己做主」的自由與能力;最終,被勒索者的「自我」就在這過程中消耗殆盡,直到其心力一滴不剩為止。
道德綁架使陷入迷霧之中
「情緒勒索」,它聽起來是如此不舒服的互動關係。而「勒索」這種行為,其實就是毫不在乎被勒索者的心情,只一味地要求被勒索者,以滿足自己欲望,然而,卻常會出現在對我們的重要關係之中。
事實上,這是一種道德綁架,勒索者利用道德感,令他人在行為上或想法上受到影響,做出違反自主意識的作為。而被勒索者,因為害怕關係會結束、被討厭或內疚感,所以會以對方的需要為第一,然後讓自己壓榨得扁扁的。
這種「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身上」的人,會為愛、為工作、為重要他人,變得患得患失。他們擔心的後果經常不會發生,卻因為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犧牲,把自己困在那個恐懼的迷霧當中。
身為家長的自覺
其實,當孩子漸漸長大,自我意識提升,講話開始叛逆,行為詭異,不讀書、划手機、晚睡、交友晚歸……,身為家長的父母非常擔憂,為了想要控制孩子的行為,就可能會對孩子說:
「我養你這麼大,你竟然是這種態度,我太傷心了,真後悔當初生下你!」
「你要是敢再給我頂嘴,你就給我滾出去,就當我沒有你這個孩子!」
「你再給我回嘴試試看,我不會再給你一毛錢,你要自生自滅隨便你!」
孩子的成長過程,會有不同階段,每個階段都朝向成為一個自主的大人邁進,因而會有自己想法,甚至叛逆。但父母為了管控孩子,大多會用「情緒勒索」來限制他們。例如:「如果你現在出去了,那就別回來了」、「如果你不這樣,那你就別出去」、「我這麼做是為你好」等。
從這些例子看到,家長也經常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,而是利用他人的恐懼、義務與罪惡感,想要嘗試控制別人的情緒,而且這些人,通常是我們所最愛與最親近的人。
檢視自己對子女的關係
當父母檢視自己與孩子的關係,若發現符合以上陳述時,或許會心生疑竇,難道我不在乎孩子嗎?我真的愛孩子嗎?為何講出那樣的話?要如何挽救呢?
父母對孩子強烈的支配欲,常以「過度控制」的形式表現出來。許多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私人領域,以自己的想法強行干涉孩子,對孩子來說當然造成了很大的麻煩,但父母卻覺得「自己不過是一番好意罷了」──換句話說,他們對此絲毫沒有罪惡感。
實際上,有時身為一個情緒勒索者,他並非有意識地進行「情緒勒索」的行為,而是在面對自己的需求時,以他慣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被情緒勒索的青少年
華人社會中,儒家思想已深植人心,父母對子女的上下關係,或是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等觀念,已根深蒂固。也因此,華人父母無法接受自己對子女的「愛」被稱作「勒索」,而是認為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。
然而,在生命過程中,我們多數人都曾遭遇父母這樣的情緒勒索。這對父母養育之恩、傳統孝親觀念,產生矛盾與衝突,也讓子女在深層的壓力中,更加不知所措。
事實上,勒索者往往只需要一句話,就足以左右我們的情緒。他們往往會用好幾種方式,包含貶低你的個人價值,讓你覺得自己很糟糕,你這個人很不值得,否則就是增加你的罪惡感……。這些負面情緒,將慢慢在孩子們的內心發酵,長年累積下來,將對親子關係導致負面影響。
情緒勒索 讓我們越來越遠
在眾多案例中發現,事實上這些根本問題,其實都反映了父母內心的恐懼,而變成一種情緒勒索,勒索自己的孩子。
例如「我都是為了你好!」原本是出於父母對孩子的疼愛,這是很正常的,但由於過度保護的心態,反而在現實中,對孩子展現出高壓的手段。當這種心態太強烈時,孩子們就會產生一種心理恐懼,「如果沒有遵照爸媽的意思,我就好像背叛了爸媽,就變成了不孝子。」導致孩子無法擁有自己的主見或想法。
其次是「你這樣別人會說我沒教好!」當家長習慣用外界的眼光來看自己,下意識就會容易出現比較心態,不停地拿孩子去跟別人比較。此時,孩子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,「你重視的到底是『我』,還是我的成績?」因而產生反抗,或以強烈手段表現出自我之偏差行為。
再者是「你對得起我嗎?」倘若家長自己存在著內在恐懼,可能來自原生家庭的物質缺乏,或心靈空虛,而造成一種「被虧欠」心理。認為,我總是付出這麼多,但為什麼事情總是不如我意?如果帶著這種匱乏或委屈感,就會不自覺的轉嫁到孩子身上,然後就會希望在他們身上,想要討一些什麼回來。
以上這些溝通方式,往往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愧疚感或自我否定,在無人可以理解或拯救的困境中,背負著來自父母沉重的壓力,導致強烈的無力感,甚至想逃避一切。
正向回應,開啟溝通的大門
(1)學習看見孩子的優點
朝夕相處的生活,很容易只看見彼此的缺點,而看不見對方在努力改變,所以學著,不要只看見孩子的缺點,而去看見他的努力,並多肯定、多讚美。
(2)學習理性對話與溝通
家長為了孩子應該理性溝通,靜下來談,避免互相猜忌,或以自己的想法揣測對方,才不會讓孩子成為誤解之下的犧牲品。
(3)聆聽孩子的心聲與處境
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人物,用孩子來證明自己,對孩子有害無益。傾聽孩子聲音,瞭解他恐懼、擔心的原因,檢視自己是否給孩子太多壓力。
(4)家長自己的身心安頓
父母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,才能有足夠堅實的力量,支持孩子的成長。不只是一味地擔心、操煩,而是讓孩子回到自己的角色,放手追求自己的人生,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與快樂。
(5)尋求專家或相關機構協助
有時,最大的問題是在自己身上,如果發現親子關係不良,不妨找諮商師或社工師協談,正視自己的問題而改進,或許是最快而有效的解決辦法。
結論
父母要知道,孩子不是自己的「所有物」,這些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,造成孩子躲在痛苦之中,家長卻不自知,孩子們潛意識中,只好透過跟家長切斷關係、減少互動,減低內心的恐懼或壓力,父母雖是求好心切,卻無形中把孩子愈推愈遠。
倘若家長是一個明智的陪伴者、支持者,鼓勵孩子,「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,不管結果怎麼樣,仍然是支持你,是愛你的,甚至願意陪你一起解決問題的。」那孩子接受的,就會是一份力量,而不是否定與恐懼,可以陪伴他們飛向天空,自在與翱翔。
參考資料:
- 陳品皓/2020/為什麼大人會不經意的對孩子使用情緒勒索?/未來親子學習平台
- 陳志恆/2020/孩子會這麼乖,其實是父母「情緒勒索」造成的/新新聞
- 王君塘/2019/說沒兩句就吵架?親子都該上的一堂「溝通課」/今周刊
- 周慕姿/2017/你被情緒勒索了嗎?/天下雜誌
- 蘇珊‧佛沃/2017/打燈撥開「情緒勒索」的迷霧/情緒勒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