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/編輯室 呂學智)
誰還在看書,都看手機了
手機帶來的巨大衝擊,在捷運車廂上所見,90%以上的人都在看手機,然而可曾想像,在沒有智慧手機之前,很多人是在看書或看報的。此外,影音媒體盛行的結果,看書的人已經大大減少,導致書店面臨歇業的命運,走入歷史。
甚而,因為智慧手機的進步,拍照的功能愈來愈強,大大衝擊了照相業,導致購買相機的人也越來越少,使得相機業者不得不關門,吹起了熄燈號。
智慧手機的盛行,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例如家人出遊或聚餐時,本應互相噓寒問暖、交流情誼的,卻因為人手一機,低頭看簡訊、玩遊戲、追劇,使得家人談話的時間變少,失去了聚會的意義。
什麼是短影音?
自從「抖音」TikTok風靡世界之後,讓長度約十幾秒的短影音,迅速在青少年間造成流行,以致讓YouTube、IG、FB、LINE等社群平台,也效仿這股熱潮,紛紛推出類似功能,如shorts、reels、voom。
短影音在青少年生活中,已然大受歡迎,這主要歸因於短影音的特性,提供了大量短暫而吸引人的視頻,非常適合青少年快節奏的生活型態。此外,平台還允許用戶進行社交互動、分享內容,這讓青少年感覺更容易連結同儕。
短影音包括許多不同類型和風格,例如,趣味搞笑、挑戰競賽、美食、烹飪、音樂和舞蹈、教程和旅遊等,提供了快節奏、易於消費的娛樂方式,迎合了現代人迅速生活節奏的需求。
變成「抖音腦」?
你是否一看短影音,不知不覺就過了一、二個小時,越來越多沉迷於短影音的年輕世代,出現成癮沉溺、專注意力下降等情況,這種現象又被稱作「抖音腦」。
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美國西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,若年輕人族群長期觀看TikTok、IG或YouTube的短影音,將很容易習慣於接受短暫刺激,進而導致產生「成癮行為」,甚至因此難以專注在需要長時間的活動,例如︰閱讀、寫作、上課等。
從腦科學來看,大腦喜歡追求新知,因此當「學會新事物、成功解決問題」,大腦會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,俗稱「快樂激素」。無論是美食、毒品還是有趣的抖音影片,大量分泌多巴胺,會增強人們對於愉快事物的渴望。
漸漸手機沉溺了,自己知道嗎?
神經心理學家哈斐茲(Sanam Hafeez)表示,當你滑動螢幕看到讓你想笑的東西時,大腦會分泌多巴胺;當看到不喜歡的東西時,會迅速轉向,搜尋可讓大腦產生多巴胺的東西,這個重複的循環,最終會讓大腦渴望從更短的內容獲得獎勵,進而成癮。
其實這種娛樂性文化,背後存在著某種戰略,一是發展發洩性產業,包括色情、賭博、遊戲、暴力影視劇等,讓大眾將多餘的精力發洩出來。二是發展生活娛樂產業,讓大眾沈溺於享樂和安逸中,從而喪失上進心和深度思考能力。
對那些意志薄弱者,只需要讓他們有東西可看,便會沈浸在「快樂」中,無心再做深度的思考。這也就是一切偶像劇、娛樂圈、臉書、熱搜、無腦遊戲…,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理由,然而這樣的內容對我們意義並不大。
碎片化信息,降低思考能力
數位科技普及,造就了碎片化訊息的時代,改變了人們獲取和消化信息的方式。在這時代,人們經常通過智慧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社交媒體等,瀏覽和分享各種短小的訊息和內容。
這些訊息通常是簡短、即時的,如社交媒體上的短文本、圖片、影片等,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這些平台獲取和分享訊息,這使得訊息的傳播速度更快,更具有即時性和快節奏性。
然而,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問題:信息過載和產生焦慮。由於訊息的快速傳播和更新,人們可能感到無法應對龐大的資訊,從而產生焦慮和壓力。此外,碎片化訊息也可能影響人們對於信息的理解,變得難以深入思考和分析。
低專注度世代,對長影片沒耐心
疫情之故,加速了視訊的普及,造成現在許多實體活動,如教學、會議、研討會,甚至面試等,幾乎都可以轉移到線上舉行。數位世代的人們,習慣每日瀏覽大量資訊,並快速從中找到他們認為跟自己有關的訊息。
任何超過十分鐘,甚至五分鐘以上的影片,幾乎沒人想要點開來看。跟青少年說話也一樣,如果一件事可以在三分鐘內結束,就別花上十分鐘。比起要開會討論一小時,他們寧可十分鐘就結束,其餘時間划手機,總之,耐心是他們最缺乏的東西了。
短影音充滿了快速切換的場景和強烈的視覺刺激,會使大腦長期處於一種刺激亢奮的狀態,因而難以專注於單一任務或思考。再者,短影音追求迅速滿足,例如快節奏音樂、快速切換的畫面等,這些都可能讓青少年對於等待和耐心的能力,大打折扣。
衝擊青少年的價值觀
短影音的趨勢,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,大量碎片化的資訊,使之缺乏深度和廣度思考,無法形成整體性或系統性的學習思維,以及獨立思考與理性判斷的能力,進而影響價值觀。
- 價值觀的誤導:短影音往往由網紅、名人所製作,如果這些人物將不良行為或錯誤價值觀作為榜樣,則將誤導青少年。
- 社會價值的塑造:短影音所反映出的前衛或激進想法,容易受到青少年同儕壓力和社交環境誘導,形塑他們的價值觀。
- 觀點和意見的塑造:標新立異的觀點或不夠完整立場的短影音內容,極容易受青少年的青睞和效仿。
- 物質主義的加劇:置入性的廣告和行銷內容,會鼓勵青少年誤將物質享受和擁有財富作為成功幸福的標的,盲目追求物質主義,忽略了友誼、家庭或精神層面的價值。
什麼是原子習慣
《原子習慣》作者詹姆斯·克利爾(James Clear)提出,通過累積微小但持續性的改變,來實現重大進步。舉例來說,若想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,希望自己每天跑五公里,不是一開始就設定這樣遠大的目標,而是從微小的原子行為開始。比如,每天先只是跑一小段距離,即便一百公尺也好,或甚至每天只是穿上慢跑鞋也可以,以此作為習慣來開始。
先培養相對較小、更容易執行的原子行為,避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如此一來,將有可能堅持下去。隨著時間推移,逐漸增加跑步的距離和時間,進而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。
除了跑步之外,還可以應用於其他方面,例如:每天閱讀一小段書籍,以建立閱讀習慣;每天寫下一兩句日記,以養成寫作習慣;每天練習彈奏一小段樂譜,以養成音樂的習慣;每天清理一小部分空間,以建立整理環境的習慣。
這些小的原子行為雖然看似微不足道,但它們積累起來能夠產生積極的變化,幫助青少年養成健康、高效的生活習慣。
運用原子習慣,遠離手機沉溺
如何運用原子習慣,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使用短影音的習慣呢?更希望培養他們的自律性和自制力,以便能夠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。
首先,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身份,意識到自己想要成為的人,以及想要實現的目標。例如成為一個有自制力和自律的人,能夠有效管理自己看短影音的習慣。
其次,將這些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原子習慣。例如,設定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,如每天觀看短影音的時段,或在觀看前先制定一個小計劃,確定要觀看的內容與時間限制。
然後,建立一個迴路反饋系統,例如,當他們成功達到每天限制的觀看時間時,可以給予獎勵,這有助於增強他們堅持執行原子習慣的動力。
最後,通過持之以恆的方式來加強培養青少年的自律能力。培養自律需要時間和努力,因此需要鼓勵他們堅持不懈,持續執行,即使在面臨挑戰和困難時也不放棄。
建立健康習慣和自律的重要性
建立健康的習慣和培養自律,這對青少年的成長和未來發展至關重要。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,如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等,皆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,預防疾病發生,同時也有利於情緒穩定和心理健康。
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,如定時完成作業、有效管理時間、專注學習等,能夠提高學習效率,使之集中注意力、理解更深入、有效學習,從而取得更好的學業成績。此外,自律能力也是一種積極的品格,它使青少年能夠自主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,不受外界干擾和誘惑,從而適切應對壓力、解決問題,並堅持達成自己的目標。
總之,建立健康習慣和培養自律能力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、學業成就、生活素質和未來發展,都有極大的好處與價值。透過培養這些積極的品質和行為模式,可以幫助青少年克服各種困難,發揮潛能,為他們的未來發展,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參考資料:
黃一嘉/2023/TikTok短影音對年輕人會有各種負面影響?
林展顏/2023/低專注世代:是什麼讓短影片成為趨勢?
翁申霖/2023/為何15秒短影音讓人上癮、出現「抖音腦」?
魯皓平/2023/令人成癮的魔力?專家:你應該戒掉短影音的6個關鍵原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