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字整理/呂學智)
手機世代影響了全世界
現在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,無論是工作上的聯繫、社群群組的互動,或是生活上的遊戲消遣,幾乎都脫離不了手機的掌控。也因為手機的功能太過強大,使得這個時代的小朋友們,小小年紀就開始使用手機,甚至有手機成癮的症狀。
此外,以手機遊戲為產業的研發項目,也是日漸火熱當中,由於現在手機娛樂產業的興旺,過去流連於網吧的孩子,已經搬到了床上,睡前玩遊戲,醒後玩遊戲,上課前玩遊戲,下課後也玩遊戲,不僅影響了身體,更影響了學習。
許多父母為了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而苦惱,又因學校其他孩子都在玩遊戲,家長很難一昧禁止孩子使用手機,但心裡也會考量是否應該某種程度的限制,以免孩子沉迷。另一方面,當父母在無意中看到遊戲裡的暴力或色情畫面,嚇得立刻把手機搶走,然後責備孩子。在給與不給之間,儼然已成為父母的極大困擾,不知該怎麼做才好。
過度使用手機的5個影響
孩子一旦有了手機,使用時間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,過度使用手機會漸漸造成極大的影響。
- 影響親子的感情
如果孩子對手機成癮,與家人的對話跟互動將會減少,長期下來,逐漸不再跟父母溝通,當有心事或是困難時,會選擇跟同儕或是網友討論,而不是父母,時間一久,親子關係就會愈來愈疏遠,想補救就時,可能為時已晚。
- 傷害小孩的視力
根據衛福部的調查也指出,幼稚園學童下課後使用手機的比例,竟然高達44.9%。而且,手機發射的藍光,除了容易使眼睛疲勞不適外,也讓孩子的眼睛提前老化,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,黃斑部病變逐漸年輕化的原因之一。
- 影響孩子的睡眠
手機發出的藍光,會阻礙褪黑激素(Melatonin)的分泌,褪黑激素過低會讓人較難感覺到「愛睏」,孩子如果養成在睡前滑手機的習慣,可能會有難以入睡的情況,導致睡眠品質不佳,白天上課精神渙散的惡性循環,缺乏睡眠也會減緩孩子的發育。
- 造成孩子的姿勢不良
相信讀者們應該都知道「低頭族」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影響,想像一下當這些負面影響加諸在還在成長的孩子身體上,會有多大的危害,包括脊椎側彎、駝背、頸部痠痛、手臂麻痺等毛病,都可能因為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造成不良姿勢,而一一找上門來。
- 減少孩子出門的機會
青少年走出戶外,跟家人或朋友聚餐、約會、運動、踏青等,是很有意義的社交活動。然而手機裡的社交App,讓孩子不必出門也能夠跟朋友聯絡,而各式各樣的手機遊戲,以及大量豐富的影片,讓孩子們寧願待家中,懶得出門活動。
給孩子手機前該約定事
當孩子拿到手機,雖然可能是舊手機,但功能多半齊全,上網、看影片、玩遊戲絕對沒問題,這對孩子的自制力絕對是很大的挑戰。研究發現,孩童自7~9歲起,雖然自制力明顯較幼兒園時成長許多,但完整的自制力,要到20歲左右才成熟。
因此,建議家長在給予孩子手機前,就要跟孩子做好約定,並且共同討論出雙方都能接受的使用規範,以下12點提供給爸爸媽媽參考:
1.與家人用餐不滑手機
用餐時間應該是家人好好分享聊天的時間,大人也要注意吃飯時間不滑手機。不僅如此,也要請孩子自己判斷,不適合使用手機的場合,就不可以使用,例如有親朋好友到家裡來作客,就不可以在一旁一直滑手機,這是相當沒禮貌的。
2.就寢時間不使用手機
明訂晚上關機的時間,並放在客廳,一方面是因為手機的藍光會影響睡眠品質,二方面是讓孩子學會規劃,想要有使用手機的時間,該做的事就要趕快做完,才不至於縮減到使用手機的時間。還有千萬不可以在黑暗中使用手機,這對視力的傷害極大。
3.負起保管維護責任
既然想要有手機,孩子就要對自己的物品負責,當手機有損毀,要自己出錢維修,當手機遺失,要在買也該花自己的錢,畢竟手機是較昂貴的物品,要擁有就要更留意更小心。
4.不躲在房內使用手機
跟孩子約定好,要在大人看得到的地方使用手機,目的不是要侵犯孩子的隱私權,而是因為現在網路充斥著色情或暴力圖片、影片,小學生畢竟年齡尚小,對於很多事情的判斷力不足,容易亂學亂模仿,相信這是所有家長所不樂見的。
5.使用手機不超過30分鐘
對於小學生而言,平日使用手機限30分鐘應該是很足夠了,除非學校有額外的網路功課,就另當別論,否則建議跟孩子約訂好,每日使用手機以30分鐘為限,而且,一定是先完成該做的是,才能使用手機。記得,是最多30分鐘,不是每天都要玩30分鐘。
6.學校手機規定務必遵守
每個學校應該都有使用手機的規範,帶手機去學校可能也要通報,建議先向老師詢問清楚,也讓孩子清楚學校規範,承諾務必遵守。
7.不因手機影響課業生活
建議家長要跟孩子溝通清楚,例如寫作業的品質具體要求是如何,每天要完成該做的事,通通都要明訂清楚。甚至可以先跟孩子溝通清楚,考試前幾天,就不能使用或縮短手機使用時間等。
8.父母訊息務必及時回覆
爸爸媽媽同意給手機是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,這點也要讓孩子明白,因此當父母打電話或傳訊息時,請孩子務必要及時回覆或接聽,讓孩子知道爸媽不是要監視,而是在乎他的安全。
9.不散佈自己或他人隱私
孩子對於個資、隱私權的概念是不清楚的,決定讓孩子擁有可以上網的手機,這點就一定要先教育孩子,網路上有許多的詐騙或陷阱,一不小心是會觸法的,觸法的後果會是甚麼也要讓孩子明白,孩子才會謹惕。
10.不要隨意點擊廣告
很多網路廣告都夾帶著色情或暴力,而很多遊戲都會誘惑孩子點擊廣告,可以賺取額外的遊戲金錢或點數。即便是很多小學生都會玩的成語接龍,也一樣夾帶這類廣告,要明白告訴孩子不可以點擊。
11.注意網路安全也不留言攻擊別人
適度引導孩子認識網路安全,讓他對於色情或兒少性剝削事件有更多的認知,以提高警覺、防範未然。同時明白告訴孩子,你可以不喜歡,但不可以公開的批評別人,這是網路霸凌,是有可能觸法的。
12.違反上述約定收回手機
爸爸媽媽可以制定很多約訂,重點是約定好後,可以白紙黑字寫下來,讓雙方簽名,貼在牆上,讓孩子隨時可以記得,也讓爸媽知道,你只有跟孩子約訂了這些事,如果想要跟孩子約定更多,請照時間再跟孩子談,不可以突然要求與責罵。
除了約束,家長還可以怎麼做?
父母需要意識到,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,不要去批評孩子的行為。但可以引導孩子不必只局限在虛擬世界之中,打籃球、爬山、逛街,也可以是快樂開心的體驗,最重要的是,陪他一起去感受。建議家長以下三招,不必再為玩手機吵翻天。
1.找到除手機外,讓孩子快樂的事
培養孩子喜歡的事物興趣,動態的如戶外踏青、郊遊露營、球類運動、騎腳踏車、游泳、滑冰、兒童樂園;靜態的如閱讀、音樂、繪畫、拼圖、模型、桌遊、收集昆蟲、認識鳥類、參觀博物館…等等。總之,讓孩子在過程中可以學習成長,並獲得成就感。
2.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手機
「先坐下來跟孩子談,了解他的需求是什麼。」先進行溝通,讓孩子表達出背後真正的需求,父母才能針對孩子的問題點做真正的溝通。例如,沒有手機的孩子擔心自己被排拒在朋友圈之外,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,即使沒有手機還有其他交朋友的方式,像是下課時一起到操場打球等,都也可以培養友誼。
3.不帶批評角度看待孩子行為
首先,父母應該以身作則,有些父母自己整天黏著手機,甚至忽略孩子的需求,這樣的父母通常也會把手機當作搪塞孩子的工具,等到孩子成癮了,才強力把手機收回來,叫做剝奪,此時孩子很難接受。不要用好壞,對錯這些兩極分化的批判立場去評價孩子的行為,但可以從安全這個議題教會孩子如何使用手機。
總之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父母的陪伴與關懷還是最根本的,而且,任何的陪伴需要有「心」,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教養無法付出專注,而只是有意無意的形式化作為,那麼所有的陪伴都不算陪伴,孩子也無法感受到愛的滿足,就會轉而投向網路遊戲之中。
參考資料
1. 2021/天才領袖團隊/給孩子手機前該約定的12件事
2. 2020/文承宇/別用手機打發小孩!5大傷害後悔莫及
3. 2019/習安心理/孩子花太多時間玩手機,專家三招有解?